腎臟是人體很重要的清除、排泄體內毒素器官,但在台灣,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是全世界第一,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楊倫欣醫師指出,到2005年底,台灣地區每百萬人口的末期腎衰竭盛行病患人數有4萬1675人,當年新發病患人數有9194人,台南市位居全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盛行率的第一名。
楊倫欣醫師指出,慢性腎絲球腎炎原是造成末期腎衰竭的最大病因,近來糖尿病引起的腎病變超越成為第一名。此外,高血壓、先天性多囊腎、腎臟炎,及有機溶劑和金屬,如:鉛、鉻、鎘等及結石,都是可能讓腎壞掉的原因。
人體的血液以每分鐘1200cc的速度不停地通過腎臟,以清洗身體多餘的廢物及水分,製造成尿液再排到膀胱,除清除體內廢物、毒素外,腎臟兼負有維持體內水分平衡、產生賀爾蒙控制血壓、幫助產生維他命D以利鈣質的吸收、產生紅血球生成素維持紅血球的正常代謝。
楊倫欣醫師指出,當腎臟功能逐漸損失時,腎病患者會出現水腫;還有頻尿或乏尿的問題,常有尿意而又排尿量少,或是1天尿量少於400cc;腰部有沉重感,腰部、背部會疼痛;或因為貧血讓臉色青白而皮膚無光澤;皮膚發黑、浮腫,這時腎功能已降到正常的10%以下,體內的毒廢物排不出去而積留所致,這時已經到了末期腎衰竭了。
至於是否罹患腎臟病,可以驗尿、抽血及做腎臟超音波掃描確認,尿液有否蛋白尿或血尿是很重要的證據,而尿液混濁可能是胱膀炎或是急性腎盂腎炎。
楊倫欣指出,等腎臟病出現症狀可能為時已晚,到不可逆的末期腎衰竭時,唯有靠透析維持生命,或尋求腎臟移植重生,腎臟病確實有方法可以來預防,要定期接受腎臟病篩檢,小心控制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,避免高鹽分、高脂肪的食物,小心服用止痛藥,因為很多止痛藥必須依賴腎臟來代謝,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,因為有的成藥具有腎毒性,會破壞腎臟的健康,應尋求專科醫師或合格的中醫師診治。
坊間有一種說法,指腰痛就是得了腎臟病,楊倫欣醫師說明指出,90%的腰痛屬於神經或骨骼肌肉的毛病;腎臟疾病除了腎結石、急性腎小球腎炎、急性腎盂腎炎外,其實很少會腰痛的,驗個尿,很容易就可以區別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