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家呼籲 社會單位應積極介入
全球金融大風暴,不少國家財政搖搖欲墜,也吹垮了不少癌症患者的家庭經濟,臨床發現,不少癌症患者無法支付昂貴的化療、標靶藥物,另外,調查也顯示,罹癌家庭普遍收到最大的衝擊就是經濟。
為了解癌症家庭及孩子的需求,癌症希望協會與宏利人壽共同針對癌症病友的子女進行問卷調查,有效問卷為323份,其中小學學童為154人,國高中生有169人。
結果顯示,九成以上癌症患者的小孩子認為,父母罹癌之後,家中經濟受到嚴重衝擊,有兩成癌症病人還必須硬拖著衰弱的身體繼續工作,以為持家計,能夠獲得親友協助的比率只有一成。
事實上,因經濟不景氣,已讓癌症病患的治療雪上加霜,不少血液腫瘤科醫師都遇到了部份病患要求停藥或是將藥物減半,尤其是昂貴的標靶藥物,更是明顯。
調查發現,癌症家庭子女的主要照顧者以母親為主,換句話說,女性癌症病患相當辛苦,近三成病友一方面對抗病魔,一方面還要照顧小孩和家務事。
此外,一旦家裡有長輩罹患癌症,患者的子女行為也會受到影響,八成小孩子會出現明顯的情緒改變,包括擔心、哭泣、難過、情緒壓抑等。
五成三的小孩在知道爸爸或是媽媽罹癌之後,變得更乖巧懂事,然而也有一成的小朋友出現情緒障礙、成績退步、與同學師長相處困難等退化行為。
罹癌父親或是母親在接受化學治療、放射治療後,嚴重掉髮、外表變瘦、變醜等外表改變,以及脾氣暴躁,則會造成小孩不敢跟罹癌父母親相處。
兒童教育與親職專家、東吳大學社工系講師呂俊宏表示,癌症家庭面臨經濟及死亡陰影的重大衝擊,在在考驗著罹癌父母的情緒管理能力,以及家中的經濟狀況,如果沒有處理好,還可能導致親子關係緊張。
由於罹癌家庭子女承受著重大的壓力,呂俊宏建議,學校師長應該多注意癌症家庭小孩的心理需求,透過社福管道及學校同儕力量,適時地給予協助及關懷,前者可以提供遊戲及繪畫治療,幫助不易表達情緒的孩子早日走出陰霾。
這一波經濟不景氣,也直接反應在癌症患者的治療上,尤其中南部病患更是明顯,台中榮總血液腫瘤科主任王輝明說,一個月要14、15萬元的標靶藥物,病患再也負擔不起,原本一周打四針,現在要求兩周打兩針,影響治療效果。
中時健康:http://health.chinatimes.com/contents.aspx?cid=6,60&id=3004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