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細菌性小兒肺炎 未及治療會造成膿胸

文/張雅筑


「小兒肺炎」是一種下呼吸道感染的疾病。一般主要是指嬰幼兒常得的支氣管肺炎。


引起小兒肺炎的病原粗略估計約3分之1為病毒(最常見);3分之1為細菌;另外,3分之1為細菌與病毒以外的病原所引起。一般來說,病毒性肺炎的症狀較輕,而細菌性肺炎是呼吸道感染中,較嚴重的疾病。


病童都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,如咳嗽、流鼻水,接著會出現發燒、呼吸次數增加(喘)、活動力及精神變差、頭痛、食慾不振、疲倦,甚至呼吸困難;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胸痛(可能合併腹痛或頭痛),細菌性肺炎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或延誤治療,常會造成膿胸或肺膿瘍。


◎病毒性肺炎只要給予一些症狀治療藥物及呼吸輔助療法即可,但在下列情形下,就需合併抗生素治療:


●病童呈現急性病容及症狀嚴重。


●有合併細菌性感染的徵兆。


●年紀在3個月以下的小嬰兒。


●免疫缺損的病童。


◎細菌性肺炎就一定要用抗生素治療。


臨床上治療時,常採經驗用藥法則,也就是由上述不同年齡和好發的細菌來推測,先選用有效的抗生素,例如懷疑肺炎雙球菌時,使用盤尼西林;懷疑是嗜血性感冒桿菌時,則選用安比西林治療;若懷疑是黴漿菌,則要用紅黴素。


再以病童臨床的反應及細菌培養的結果,決定是否要更換藥物。細菌性肺炎的治療通常需要7至10天。若有合併肋膜積水,則需作肋膜穿刺,取檢體培養,以選擇有效的藥物治療。


當合併膿胸時,則需放置胸管加以引流,或採外科手術治療。除藥物治療外,充足的水分、適當的休息、拍痰等,對改善肺炎症狀有明顯幫助。


因痰沉積在肺葉中,黏稠且不易被咳出,配合姿位引流及拍痰,可使痰液鬆脫易咳出,幫助痰液排除,及改善呼吸情形。


(作者為柳營奇美醫院藥師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as801a 的頭像
    vas801a

    友緣人的部落格

    vas801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